在《杀戮尖塔》的MOD角色“亡命之徒”中,【另一维度】如同一柄双刃剑,既可能成为终结战局的终极杀器,也可能因策略不当沦为卡手的累赘。这张卡牌以“消耗卡数量×8点伤害”的机制,在特定构筑下能实现1费百伤的爆发式输出,但其强度又与卡组消耗体系的成熟度深度绑定。从底层机制到流派适配,从战术选择到战略取舍,这张卡始终是亡命之徒玩家绕不开的核心课题。
作为亡命之徒专属攻击牌,【另一维度】的伤害公式为“8×本场战斗中已消耗的卡牌数量”,升级后提升至11倍系数。这种成长性使其在持久战中具备恐怖的爆发潜力——当消耗卡累积至10张时,单卡伤害即突破三位数,远超同类输出牌的平均水平。、3、6均将其定位为“单卡撑起输出端”的超级核心。
其特殊机制带来两个关键特性:无视敌方格挡与减益抗性。这意味着在面对三鸟减伤、心脏缓冲等高抗性目标时,该卡仍可稳定输出全额伤害,但同时也无法享受力量增益或虚弱减益的加成。特别指出,在对抗佛头缓慢这类需要高频攻击触发的机制时,该卡存在输出节奏不匹配的缺陷。
构建围绕【另一维度】的卡组需把握两个核心原则:加速消耗效率与保障生存空间。前者可通过“自弑之欲”“擦枪走火”等主动塞诅咒的卡牌快速积累消耗层数,后者则依赖“暗影斗篷”“快找掩护”等防御体系支撑战斗时长。强调,亡命之徒的防御与输出体系往往需要分离构筑,例如将诅咒流作为护甲来源,而将另一维度作为独立输出模块。
在消耗卡的选择上,优先抓取具备“战斗内消耗”特性的卡牌。例如“伟大之举”可通过消耗手牌诅咒快速叠加层数,“午时已到”能在过牌过程中自然消耗状态牌。需避免过度依赖“渴求”等永久移除诅咒的卡牌,这会破坏消耗体系的持续成长性。玩家讨论中提到,携带2张以上消耗卡时,该卡中期即可实现稳定斩杀。
过渡期(第一至二层),该卡存在明显短板。由于初期消耗层数不足,其伤害往往低于基础攻击牌,此时需搭配“黄金”“最终手段”等过渡输出卡缓解压力。提到,“最终手段”13/26点背刺伤害可有效填补前期输出缺口,而建议该阶段暂缓抓取,待消耗体系初步成型后再作为核心。
决战阶段(三层及Boss战),其强度呈指数级爆发。以六火战斗为例:通过“维护”持续强化基础防御牌,配合“快找掩护”生成0费格挡,在稳定生存的同时利用每回合2-3张的消耗效率,5回合内即可将伤害推至80点以上。的进阶20实战数据显示,成型卡组对抗时间吞噬者时平均3.7回合完成击杀。
该卡的核心优势在于费伤比天花板与机制穿透性。在消耗体系完备的卡组中,其单卡输出效率远超“午时已到”“怒怨”等传统核心,给出五星后期强度评级。但过度依赖消耗体系也带来显著风险:当遭遇抽牌诅咒、时间扭曲等干扰消耗节奏的敌人时,可能出现伤害断层。
解决方案包括:搭配“神抽”“”等过牌加速消耗循环,携带“闪光粉末”削弱敌方输出争取启动时间。玩家建议,当卡组成型度不足时,可保留“炼狱”等群体攻击作为备选输出。
在社区战术讨论中,该卡存在两派对立观点:诅咒流玩家认为其与“暗影斗篷”存在体系冲突,因诅咒消耗会削弱护甲成长;而打防流拥护者则推崇“维护+另一维度”的黄金组合,通过持续强化基础牌实现攻防一体。提及的卡牌大师进阶思路中,建议根据遗物获取情况动态调整体系重心。
中立派实践数据显示,携带1-2张可控消耗卡(如“适应”“深渊注视”)时,该卡在混合流派中仍能保持T1强度。的卡组构建理论指出,运转效率才是决定其上限的关键因素,当每回合过牌量达到15张以上时,不同流派的差异将被抹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