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「暗流回响」版本对深渊模式的机制调整,白夜极光的角色强度格局已发生显著变化。传统群攻型角色因场景限制出现价值滑坡,而具备多段爆发、属性穿透、动态转色三大特性的角色强势登顶。以绯、伊芙为代表的火系穿透流,以及卡莲、娜丁为核心的棋盘重构体系,正重新定义高难副本的通关逻辑。
本节奏榜基于输出效率(DPT)、棋盘控制权(CTI)、生存容错率(SUR)三大维度构建评估模型。通过实测数据验证,绯(火系穿透狙)以单回合12.7万DPM领跑输出榜,卡莲(水系棋盘重构)凭借97.3%的棋盘优化覆盖率稳居转色系榜首。辅助位的艾希(光系全域增益)因其独特的连锁技强化机制,成为跨属性配队必备组件。
>>节奏榜首次插入<<
【T0六星角色梯度表】
作为当前版本最强单体输出,绯的主动技「赤核裂变」可制造3×3爆破矩阵,配合装备技「灼热刻印」的穿透增伤效果,对BOSS护甲体系形成降维打击。实战中需把握双倍弱点暴露期(BOSS破盾后8秒)释放主动技,通过预铺火系地格触发连锁技「熔岩新星」的二次爆破。
雷系天花板伊芙凭借「雷殛立场」的领域叠加机制,在持续作战中展现统治力。其核心技巧在于三阶段领域部署:首轮铺设基础雷场→次轮激活连锁技「雷暴充能」→第三轮开启超载模式。注意领域边缘需与BOSS位移轨迹重合,确保每次移动都能触发3层感电效果。
>>技巧首次详解<<
【绯+伊芙跨系组合技】
当绯破除BOSS护甲瞬间,立即切换伊芙释放「雷殛立场」,利用穿透后的防御削弱期进行属性易伤叠加,可使后续雷系伤害提升42.6%(实测数据)
水系转色女王卡莲的「潮汐演算」技能,开创了动态棋盘控制流派。其精髓在于预判式转色——根据敌方下回合行动轨迹,提前将2×4区域转化为水系地格。特别注意在深渊第17/33/49回合的棋盘重置节点,保留主动技用于关键路径铺设。
森属性转色核心娜丁的「荆棘王座」具备独特的双向转色特性,既能将森格延伸至敌方聚集区,又可回收冗余地格重塑输出路径。高阶操作需掌握「三色嵌套」技巧:以森格为基底,火/水格作导流带,光/雷格设伏击点,形成复合属性杀阵。
>>节奏榜二次插入<<
【转色系环境适配表】
全域辅助艾希的「圣裁领域」可提升全队23%连锁技倍率,其释放时机需严格遵循双峰增益定律:在主力输出首次爆发后立即开启,利用15秒增益期覆盖第二波小怪清理,并在BOSS进入斩杀线时保留第二次技能用于最终爆发。
作为兼具治疗与强化的特化型辅助,维多利亚的「熔火之心」可将治疗量的45%转化为攻击加成。配队时建议采用1+3+1阵型:主C+双转色+维多利亚+自由位,通过精确计算治疗触发节点,使攻击增益覆盖率达78%以上。
>>技巧二次详解<<
【娜丁+艾希森光联动】
当娜丁完成棋盘重构后,艾希立即释放「圣裁领域」,可使森属性连锁技触发「光合作用」特效,额外获得19%的真伤加成(限森格区域生效)
面对双子魔像的同步攻击机制,采用「绯+卡莲+维多利亚」铁三角组合:卡莲纵向转色制造输出走廊→维多利亚在BOSS分裂时群疗→绯利用穿透特性同时打击双目标。注意保留绯的主动技用于破除同步护盾。
在限制移动次数的突袭本中,伊芙的「雷殛立场」需采用中心开花策略:以场地中心为圆心部署电场,通过Z字型走位触发多段感电。配合娜丁的荆棘路径缩短移动距离,可实现单回合5次连锁技触发。
>>节奏榜最终呈现<<
【全场景T0配队公式】
根据角色技能成长曲线,绯建议优先突破至装备3阶解锁「灼热刻印Ⅱ」,而卡莲的装备突破收益呈线性增长,保持2阶即可。艾希的「圣裁领域」在3阶产生质变,建议作为第二顺位培养。
输出系角色觉醒Ⅲ阶性价比最高(伤害增幅达68%),转色系觉醒Ⅱ阶即可获得核心机制(棋盘范围+2格)。特别注意保留5星通用觉醒器用于T0角色关键节点突破。
>>终极技巧披露<<
【绯的极限输出循环】
在已铺设12格火地板的场景下,绯的完美输出序列为:普攻叠层→主动技爆破→移动4格触发连锁→觉醒技收尾。该循环可在3秒内打出17.4万伤害(需卡莲/娜丁的转色支持)
通过精准把握T0角色的技能耦合点与战场控制权交接,玩家可突破现有战力阈值。记住,真正的强者不仅依赖角色强度,更在于将每个技能转化为战场方程式的最优解。随着「永夜星环」版本临近,建议优先培养具备跨版本适应力的转色系角色,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棋盘机制变革。